2022年,武汉体育这样干!

发布日期:2022-03-28 13:03:00

3月22日,2022年全市体育局长会议在武汉市体育局召开。会议指出:今年,武汉市将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要兴建大批运动场馆,还要继续举办更丰富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在竞技体育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做大做强武汉体育产业,打造智慧体育“武汉样板”,初步建成“12分钟智慧健身休闲服务圈”。


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做工作报告


2022年,武汉体育工作将如何开展?


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沈顺指出,武汉将充分发挥体育强省建设中“一主引领”重要作用,在体育党建的新赶考路上坚定作为,在全民健身的新赶考路上倾情作为,在竞技体育的新赶考路上拼搏作为,在体育产业的新赶考路上创新作为,加快体育在 “五个中心”建设,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中的作用全面彰显。




全民健身

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

2022年,武汉将以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为出发点,加快推进武汉市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武汉市将继续加强“两江四岸”和“东湖绿心”健身休闲运动带建设,重点支持洪山长江江滩、汉南长江江滩、硚口汉江湾体育设施建设,支持“东湖绿心”国际体育垂钓中心和双湖桥水上体育公园建设。鼓励各区积极推进区级“一场两馆”建设,补齐我市体育场地短板空缺项目,如冰球、冰壶、花样滑冰、棒垒球、自行车等场地。重点支持蔡甸国防园射击、射箭、飞碟项目场地的开放使用、黄陂盘龙城国际体育中心等场地的建设。新建4个体育公园,复合利用公园绿地新建100处体育设施,争取在体育公园建设方面成为全国样板。



今年全民健身组织要活起来,加大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力度。举办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武汉市社区趣味运动会,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带动更多的人群运动健身。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东风,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好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工作。今年,全市计划开展群众性赛事活动1000项次,参与人数超过百万人次。



竞技体育

力争杭州亚运会上再创佳绩

2022年,武汉体育将继续坚持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力争在杭州亚运会上取得突破。



2021年,武汉健儿在奥运会和全运会上屡有斩获,创下我市参加综合性运动会史上最佳战绩。杭州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10日至25日举行,武汉体育健儿将再接再厉,争取在游泳、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赛艇、电子竞技等武汉优势项目上争取重点运动员入选中国代表团亚运会备战参赛名单。


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将于今年10月在宜昌举行,武汉体育代表团将确保取得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保持在全省的龙头地位。武汉还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组队参加全国“体总杯”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城市联赛。



开篇布局

做大做强武汉体育产业


武汉还将大力推动职业体育提质提档,抓紧抓实新周期谋划与开局,坚持高点定位、固强补弱、锻造长板,确定总体目标,各项保障向冲冠和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项目倾斜。在足球项目上,将全力支持武汉中国车谷江大女足实现女超联赛“三连冠”,支持武汉体院队女乙联赛“冲甲”成功,支持男足武汉队、武汉三镇队征战中超,争先进位;在篮球项目上,支持当代男篮征战NBL并打进前五,支持盛帆女篮征战WCBA并冲击季后赛;在羽毛球项目上,支持武汉商院武汉羽毛球俱乐部奋力冲超。



此外,武汉在2022年还要积极申办国际顶级赛事,积极筹办足球世俱杯、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有序恢复办好“五马”赛事、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 (第一站)、亚洲羽毛球锦标赛、WTT冠军赛等赛事活动,着力提升赛事竞争力;加强传统品牌体育赛事培育打造,推进“7·16渡江节”、登山节、电子竞技等系列赛事活动提档升级,进一步拓展比赛项目,丰富赛事内涵,不断提升辐射面和影响力。



智慧体育

建设“12分钟智慧健身休闲服务圈”

2022年,武汉将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力打造智慧体育“武汉样板”。


建设全市体育健康网新型服务供给体系


2021年,《武汉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进“体育+互联网”融合发展,构筑以智慧体育(武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智慧体育服务平台建设全市体育大数据采集、储存、治理、共享、应用及拓展中心,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体育政务智慧服务水平,打造辐射中部的体育大数据服务中心。



今年,通过统筹推进新一代政务网、5G网络、物联感知网络在体育主管部门、体育运动场馆、体育重点组织深度覆盖,武汉将基本完成智慧体育核心能力构建,打造智慧体育“赛事通”“场馆通”平台,加强体教融合智慧体育平台建设,初步建成“12分钟智慧健身休闲服务圈”。